11月13日,达古冰山景区保护科研处工作人员在巡山时,发现三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赤麻鸭,在达古冰山金猴海附近嬉戏觅食。据达古冰山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达古冰山景区生态治理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每年寒冬来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都会来到达古冰山,在金猴海、下达古一带活动、捕食。

       赤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

       赤麻鸭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2000年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据达古冰山管理局相关科研人员介绍:赤麻鸭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赤麻鸭在中国北部冬季和迁徙期间是最为丰富的,在长江下游地区也极为普遍和常见,是中国主要产业鸟类之一。但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来代以来,由于过度狩猎和生境被破坏,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赤麻鸭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2834只,印度9995只,尼泊尔2398只,巴基斯坦3982只,缅甸1959只,其他亚洲国家几乎没见到或很少见到。在欧洲和北非,种群数量亦迅速减少,欧洲不足50对,北非1970年调查为1000对,摩洛哥50对左右。至2012年世界总的种群数量约3万只。

 

撰稿:黄仕海   图片:黄仕海  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