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帮扶促发展 景校合作谱新篇

冰川地质博物馆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7月8日至9日,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团队一行15人赴达古冰川景区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与研学基地推进工作,围绕自然生态、冰川地质、类火星地貌、星空资源等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同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共商校地合作新路径,助力达古冰川研学基地品质提升。

       一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赋能景区研学资源开发。成都理工大学发挥在地质科学、行星科学、生态保护、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对景区内独特的冰川遗迹、现代冰川、类火星地貌、高原湿地、暗夜星空等资源进行系统性考察。专家表示,达古冰川研学资源类型丰富,冰川资源得天独厚,冰川保护工作深入,具备打造高水平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先天优势。

座谈会

       二是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座谈会上,景校双方就共建“成都理工大学达古冰川教学实践教育基地”达成共识,新建基地将依托达古冰川丰富的研学资源,共同强化项目申报,优化研学产品方案,组织开展地质考察、自然观察、生态监测、天文观测、类火星地貌研究等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在景区研学实验室建设、精品研学场景打造、主题研学活动策划、研学课程设计开发、科普解说体系优化、研学指导师培训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聚焦研学品质提升,全力打造特色研学中心。围绕研学旅游基地升级,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团队提出“科学+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思路,精准把握达古冰川研学主题与定位,以研学基地品质提升为重要抓手,以冰川地质、冰川保护、高山生态为核心特色,开发沉浸式特色研学课程,建立特色户外研学课堂,完善研学中心配套设施,优化研学旅游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基地的硬件和软件旅游服务设施。

研学线路实地考察

       此次调研是景校双方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全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智力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和文旅提质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达古冰川管理局与成都理工大学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与研学旅游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基地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研学示范基地,为黑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达古冰川研学景区建设。

       成都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办主任、旅游规划与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专家李晓琴教授,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火星地质与环境研究专家赵宇鴳研究员,地理与规划学院植物学专家石松林教授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等参与调研。

 

       文字 | 科研处

       编辑 | 严彬       

       责编 | 马燕

       审核 | 吴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