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章 擦亮景区名片
——景区“美容师”杨群英
在达古冰川游客中心的晨光与暮色里,总有一个身影奔波在景区一线,她就是游人管理处杨群英。自2024年从事绿化保洁管理工作以来,她秉持“景区无小事,细节见品质”的理念,从“净”开始、向“美”而行,带领团队聚焦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景观美化领域精准发力,将整治难点化为“洁净美”亮点,以实干守护景区“颜值”。
在环境卫生净化上,杨群英既是“攻坚者”也是“创新者”。针对游客中心保洁难、垃圾清运慢等问题,她打破传统作业模式,牵头建立“三定三查”工作机制,以“定区域、定人员、定标准”厘清责任边界,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抽查”筑牢质量底线,推动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针对节假日垃圾激增的痛点,优化清运路线,将原有1条线路调整为4条“微循环”路线,配置新能源清运车2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随产随清”;同时推行“垃圾分类+文明引导”双轨模式,在景区出入口、游客中心等重点区域设置22处分类垃圾点,安排专人引导投放,使垃圾分类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针对部分路段水沟中遗留的大量淤泥和杂物,她带队采用“机械+人工”方式,仅用3天清理水沟杂物、冲洗路面,快速恢复洁净面貌。
在绿化养护提质中,杨群英是“技术员”更是“守护者”。她深知绿化是景区的“生态底色”,制定《景区绿化养护工作台账及养护标准》,按季节细化养护任务。春季开展“补绿护绿”行动,补植乔木、灌木500余株;夏季实施“抗旱保苗”计划,安装智能喷灌系统10套,安排专人常态化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保障500余株树木长势良好;秋冬推进“修剪塑形”工作,对步道两侧、广场周边的绿篱进行精细化修剪,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为提升团队专业能力,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次,手把手教学识别病虫害、掌握修剪技巧,让环卫人员既能“扫干净”,更能“养得好”,确保景区全年实现“四季常青、季季有景”。
在景观美化升级方面,杨群英既是“设计师”也是“践行者”。她以“生态为基、美学为魂”为导向,推动环卫工作向“景观营造”延伸。针对“有绿无景、有景无神”问题,实施“微景观提升工程”,在游客中心种植格桑花百日草、万寿菊等,建成“口袋景观”;在管理中心入口道路旁,搭配种植月季、杜鹃、海棠等植物,构建花卉景观带;在景区游客通道主干道两侧,摆放8000余盆,选用海棠、月季、一串红等花期长、色彩艳的花卉,形成“一路一景、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推动环卫设施“颜值升级”,将垃圾箱外观绘制景区山水风光壁画,在景区公厕周边种植红芍花、月季,让原本的“功能性设施”变成游客拍照打卡的“景观节点”,赢得好评。
“保持景区的干净整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这是杨群英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净化”到“绿化”再到“美化”,杨群英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践行着环卫岗位的责任,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平凡的环卫管理工作做到了极致;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汗水浇灌绿植,用实干守护洁净与美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环卫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
文字 | 信息中心
编辑 | 严彬
责编 | 马燕
审核 | 吴成红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树苍翠
秋意深浓
冰铺雪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