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寨沟县紧紧围绕“建成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全域旅游、脱贫奔康典范”奋斗目标,着力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脱贫奔康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相生、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属于九寨沟自己的系列文创产品“九寨有礼”即将上线,“九寨有礼”系列文创产品以“山水人文·世界九寨”为主题,共设计了“水韵”和“荟萃”两个系列,以九寨沟人文和美景为元素,打造一批高质感的文创产品。
借鸡生蛋,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九寨沟县制定出台了《九寨沟县“文化强县”战略发展十年规划(2015—2024)》,积极推动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型,为文化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并大力发展演艺产业,成立了《藏谜》《藏王宴舞》《九寨千古情》等演艺联合体,实现了演艺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10家营业性演出团体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余人,同时每年可解决群众就业1100余人。
为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九寨沟县建成祥巴生产创作基地。“发展文创产品,给了我们很大的创意空间,同时我们以反哺的形式,点对点帮扶贫困户,发展本地用工,以企业采购形式帮助本地农产品销售。”藏族祥巴艺术中心负责人刘鹏雨说,目前,基地先后推出“大九寨·小九九”“九寨有礼”等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共计20余类200多种产品,同时吸纳近百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借船出海,建成全域旅游典范
依托九寨沟核心景区,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成功创建嫩恩桑措(神仙池)、甲勿海、甘海子3处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聚宝山公园、小九寨、金丝猴研学基地、中查沟·鲁能胜地等全域景区景点打造,积极开展嫩恩桑措(神仙池)4A级景区、“天府旅游名县”等创建工作。
依托各类景区景点精心设计全域旅游专线,逐步建立“熊猫秘境游”“金丝猴探险游”“非遗文化游”“精品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努力实现A级景区串珠成线,促进九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我们村已有4户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勿角镇甲勿村第一书记武江颖说,目前甲勿村基本具备旅游行业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发展餐饮、住宿,吃上旅游饭。
近年来,该县通过旅游带动40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2020年预计将超过5500余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97%。
乡村旅游,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九寨沟县全面推进交通、城镇、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类旅游扶贫专项资金2102.48万元,在全县7个乡镇1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施停车场、旅游厕所、农副产品销售点、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塑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周末我们本地人也会在这里玩一玩,相信外地游客来了也会像我们一样心情愉快。”正在草地乡熊猫谷游玩的本地游客刘莎莎如是说。
近年来,九寨沟县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各村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特点,打造出南坪镇菜园村“小九寨”、郭元乡青龙村“柴门关驿站”、南坪镇双龙村“龙石滩”等乡村旅游景点。
2019年,该县乡村旅游景点累计接待游客109.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3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该县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6个,打造完善民宿达标示范户107户,群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促进村企联合发展
为充分发挥企业党建阵地堡垒作用,该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成立县旅游行业党工委,深入开展旅游行业“百企联百村、百企圆百梦”活动。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要求,通过涉旅企业在资金、产业、技术、就业、信息、智力等方面的帮扶援助,充分发挥涉旅企业的市场平台作用,切实解决农畜特产品销售难和劳务输出难等问题。
“我家的蜂蜜早就预定给当地的酒店、饭店,一点也不愁销路。”谈及自己从事的养殖业,村民李晓感受颇多。
近年来,九寨千古情、喜来登国际大酒店、九寨度假村、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等23家旅游企业主动发挥优势,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特产品,带动就业创业数万人次,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