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就听说过达古冰山,山上有万年积雪,还有流动的冰川。那还是汶川“5.12”地震发生之前,我有一位爱好摄影的朋友,去了达古冰山回来后,一边翻着数码相机,一边在我耳边滔滔不绝地讲解,溢美之词不断从他的嘴里吐出,再配合着相机里那一张张绝美的照片,直看得我心羡不已。于是,当时我就决定,抽时间一定要去看看这仙境般的地方。一问路程,离成都并不远,一鼓劲就可以到达。

       可惜,不久,5.12地震的发生,阻断了我的打算。达古冰山刚好处在地震的中心地带,受灾自然很严重,景区也关闭了,去达古冰山的想法也就放下了,这一拖,就过去了好多年。终于机会来了,春节过后,大概是四月份,接四川省散文学会的通知,说学会在达古冰山有一活动,问我参不参加,这又钩起了我当年的打算,就毫不犹豫应下了。然而,真个是好事多磨,跟着又发生了茂县的山体垮塌事件,学会又通知活动推后,直到七月中旬,才又接通知,可以起行了。

       7月28日这天,天气晴朗,蓝天上只有一丝白云。主办方安排的大巴车,载着我们一行,在阳光的陪送下驶出了成都市区,过了都江堰,进入龙门山脉,两边山势险峻起来,再往里,山的体量越来越大,植被也越来越丰茂,顶着空旷的蓝天,真合我舒畅的心情。看来,等待了这么多年的达古冰山,跟我还是有缘份的。

       达古冰山地处四川西北,阿坝州黑水县境内,距成都约260公里,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区。一路摇晃,于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到达了达古冰山的入住地达古冰山国际大酒店。达古冰山景区管理局一行人已在酒店门口等候多时,大家依次下车,一一介绍,才知,领头的那位热情干练的年轻女士,竟然是管理局的周远璐副局长。周副局长按藏族风俗,一一给大家献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欢迎,她们真诚恳切,让我感动。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便乘车前往达古冰山风景区。进入一沟口,便通往达古冰山了。沟口照例有许多小商贩在摆摊卖些水果、药材、野蘑菇之类的土特产,人们都笑盈盈地轻声吆喝着,黑红的脸上扬溢着喜悦,看得出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和期宜。优良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美丽的风光,丰饶的物产,也养育着生存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们。

       进入景区后,汽车沿着盘曲的公路开始上行。车窗外,风光也不断变换着景像。一些人拿着手机对着窗外拍照,跟着在微信圈里汇报自己行程。微信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高效、快捷、方便,并且准确、真实,人们在大晒微信的行为中,也把达古的风景不间断地宣传了出去。随着景区公路的爬升,海拔越来越高,植被也在向高寒特征扩展,灌木丛生,苔色翠绿,渐入佳境;自然,气温也变凉起来,因为,每到一个景点,我们都会下车参观游览一会儿,越到后来的景点,寒意也越明显。

       这里的水清冽透澈,不管是涓涓细流,还是平静的海子,都荡漾着纯净的安祥。泽娜措边,面对装满倒影的海子,我的心绪也安静了下来,默默享受着水光山色带给我的每一份安宁。这里的空气沁人心脾,每一粒氧原子似乎都含有糖份,吸进鼻腔里都带有甜味,传说中的“康养圣地”,诚不虚也。

       可惜在金猴海并没遇到猴子,听说这里有好几个猴群,经常来这里。看来我们跟猴子的缘份还没到,按进化论的说法,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是猴子的近亲,不过,我始终不太接受这个观点,进化的过程和理由都极不充分,都是臆断,我相信物种外来说,人一出现就是人,猴子一出现就是猴子,进化也是在同类群体中进行的,不是从一个物种变为另一物种。据说,达古冰山地区有许多珍稀物种,其中就有金丝猴、小熊猫、扭角羚、岩羊、盘羊、水獭等,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情人滩留了个影,幻想着能遇到个美丽善良的藏族姑娘,来点浪漫的爱情故事,哈哈,当然是梦。

       行走在木板搭成的栈道上,沿海子沿溪流漫步,望见远远山口的雪山若隐若现,真圣景也,使我们有了一丝朝圣的庄严,宛然就走在朝圣的路上。红石沟的红石,既体现着环境的优良,也传递着大自然的警示;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那些鲜艳的红色是附在石头上的微生物,生长在海拔3000米左右地带,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人们给这些红石堆积的溪沟取了个世俗的名字——鸿运沟,这也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期待,凡能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沾点圣山仙气,好运连连。

       走过中大寨,古老的藏寨,在深山雪岭下,存在了千年;如今的房屋已焕然一新,旧貌新颜的藏寨,弥漫着郁郁生机的现代气息。因季节原因,正是盛夏,并没看到在那些摄影作品里所显现的万紫千红的瑰丽秋色,但群峰苍翠,映托着远耸的雪山,背负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景致。草甸上白塔高耸,在绿色映衬下,与蓝天浑融,它承载着藏族人民的一切祈求,直达圣山之灵。

       汽车爬升了近2000米落差,宛如穿越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在一个海子边,我捡到一枚小贝壳,已呈半化石状态,在阳光下闪着磷磷的白光。本是海底之物,竟在高原群山之间静谧了亿万年,依然本质不变,虽然很小,却蕴含了大自然的无限幽微、寂寞情怀。

       到了索道站,汽车的功能就结束了。

       当上行的缆车缓缓启动,我们也开始了最为心旷的旅行。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索道,从海拔2000多米到4800多米,是自然圣景中最为壮观的人力工程,它拉近了人类与雪山的距离,把更多的人送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方。缆车在翠色葱郁的山峰间平稳爬升,我的心绪却不能平静,有种莫名的冲动。突然看到雪线了,眼前也豁然开来,视野所及,天高地远,雪峰巍峨。远远望见有蓝色明珠镶嵌在雪峰之中,一起的陪同说那是高山冰湖,水多时为一湖,水少时成为一圆一弯形的两个海子,所以被称为日月海。

       到站了,我们走下缆车,一阵寒意袭来,我感到透心的凉。不过,冷归冷,在我放眼的那一瞬间,我还是被震撼了。这已是海拔4860米的地段,但还不是达古冰山的最高处,达古冰山的最高海拔是5100米。四周冰山绵延,峰峦秃兀,嶙峋峭拔,真有雄视天下的威仪。面前陈着几条冰川,皑皑白雪还在流动,只是很缓慢,我们的肉眼不易察觉;据地质专家说这是第四纪冰川,应该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冰川啦。上面修了一个观景台,观景台中间立了块大石头,刻着海拔4860米的字样,这是方便游客观景和照相,当然也为了安全,以免游客乱跑出现危险。

       站在观景台上,环顾四周,目之所极,无不空阔绵远,炫眼通透,真是神话仙境,纯然天成。我浑然忘却了透骨的寒意,进入了混沌状态,负手独立,思绪悠悠,与万古同泰,与神灵通感,凡尘俗事一扫而空,仿佛听到经颂声,从远古飘来,跨越千年时光,萦绕在雪峰之巅。难怪,藏族同胞把之作为圣山,长久以来,顶礼膜拜。我突然想搜寻一些诗句,来表达我此时的心境,可搜来搜去,竟然从古人的诗里找不到对应的句子,如此美景,竟然没有古代文人雅士的讴歌颂词,仔细思量,这也不怪那些文人雅士,他们根本就没这能力来到这里,自然也没缘份欣赏到奇异的风光。不过,找不到古人的,何不自作诗句呢,一番思索后,随即口占一首小诗:借力缆车登雪峰,圣山素影入穹窿;人立高处方觉寒,放眼天外世情空。

       在下山的车上,听陪同的人说,达古冰山景区一共有13条冰川,目前开发的只有3条冰川,就是能看见的一、二、三号冰川。因为达古冰山景区除了冰川以外,还有雪山、神山、高原湖泊、彩林等自然景观。景区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动物有一百多种,植物有一千多种。同时红色文化厚重,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达雪上---达古雪山就在景区内-------

       听陪同人员说,现在的冰川比以前小多了,雪线也上移了许多,这大概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冰川在消退-----听到这,我很惊喜,也很庆幸,惊喜现在冰川依然美丽,庆幸这次近距离接触冰川,也有些隐痛,若不尽快采取措施,这样下去,不知道好久冰川就会消失。所以,我在想从自身做起,冰川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尽自己微薄之力,给未来留下一个健康美丽的生存环境。

       达古冰山之行结束了,我的心愿也了结了。这次旅行给了我许多的震撼,也给了我思考,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2017年9月

       作者简介:

       向运江,字六然,号六然居士、又生,书画家,诗人,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嫘祖诗书画院顾问、四川李琼久艺术研究会理事、成都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曾担任《收藏人物》、《收藏参考》杂志执行主编,现居成都。

       其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星星》诗刊、《西南商报》、《美术报》、《中国收藏》、《世界知识画报》、《世界艺术品网》、《中国画廊与艺术家》、《中国画风》、《中国绘画网》、《中国网络美术馆》、《中国美网》、《四川书画网》、《艺术家展现》、《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彼岸》等报刊、网站发表作品,并大量报道,作品被收录入《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品鉴》、《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2009书画家图典》等大型画册,作品《蜀山春雨后》入选广州亚运会全国美展并被收藏。也有作品被奥组委、人民日报、澳门特区政府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法国、新西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和爱好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