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盘沟村民“晒”年货

          阿坝新闻网汶川2月17日讯(杨光富 薛升玉)进入2月,汶川家家户户陆续启动过年模式—年猪变成了香喷喷的腊肉香肠挂进了农家;外出务工的亲人开始思乡盼归……跟着节奏,笔者跟大伙一起寻找过年新元素,准备热闹过大年咯!

          春节日益临近,连日来,笔者在乡下看到,如今,村民群众办置年货与以往“购新衣、备酒肉、”的传统习俗有所不同,出现了许多新“元素”,新喜好。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年货清单”上都悄然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现在买东西很方便,商场、网购啥都有,年货可以慢慢办,就算到过年的那一天也能买上齐全的年货。”又是一年春节到,威州镇七盘沟村的苟勇不但没有忙着购置年货,反而赶在节前报了驾校,学起了开车。“想要赶紧考个‘驾照’,明年打算买辆车。这几年,路都修到了家门口,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苟勇的兄弟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村里的变化让他感到吃惊:“没想到村上开了超市,商店里吃的、喝的、用的和县城差不多,随时都能买到需要的东西。”

          随着“万村千乡”工程入村,农家超市开到了农民家门口,出门就能买东西,这使得节日囤货的习俗成了过去时;便捷的乡村公路交通网络正在改变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回家的感觉真好”

          “香肠、腊肉,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2月16日,在龙溪寨,赶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余朝勇,正和妈妈一起吃午饭,欢聚的喜悦在温暖的小屋徜徉开来。

          常年在福建打工的余朝勇,历经了多次找工作、跳槽后,在福州一家冻库公司修理岗位上稳定了下来。在外的辛苦,让他时常都想回家,扳着手指算算,到目前为止,2014年,他又离家在外270多天了。历经10多个小时的赶路,余朝勇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经过一夜的休整,一路上的疲惫已失,再次容光焕发的他抓紧时间做好晚饭,为家人送上一份爱。

          看,妈妈的衣服,儿子的羽绒服,还有给老婆带的衣服……”翻开沉沉的行李袋,各样的礼物显现出来,余朝勇脸上洋溢着幸福。

          回到汶川老家,看到阳台上一串串熏干的香肠和腊肉……年的味道、家的温暖让余朝勇一路的奔波之苦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