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是以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闻名的革命老区,孕育了“艰苦卓绝、革命奇迹”的雪山草地红色文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更好保护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阿坝州即将召开“弘扬雪山草地长征精神”协商座谈会。

       阿坝州广播电视台联合6县(市)融媒体中心以《红色阿坝》为题,回顾红军长征在我州的光辉历程,挖掘雪山草地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助推我州建设全国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重要保护地和发扬地。

       红色阿坝——小金县

       长征不仅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更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在历时两年的长征途中,红军在阿坝州境内就长达16个月,期间在小金县生活和战斗了13个月。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那段历史,我们将小金的红色文化资源归纳为“四山、四桥、四址”。

       四山

       “四山”中的第一座山,也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地处小金县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交界处,垭口海拔4114米,“夹金”藏语称为“甲几”,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更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克服千难万险,成功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意外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1935年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经小金县再次翻越夹金山,南下西康。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又从宝兴翻越夹金山,经达维、懋功、丹巴向西转移去康北。红一方面军中的部分战士数次翻越夹金山,创造了历史奇迹。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抒发了红军翻越夹金山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梦笔山,系小金县与马尔康市的界山,海拔4400米。1935年6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东等红军领袖率红一方面军由此进入马尔康地区,踏上了北上的伟大征程。

       虹桥山,主峰海拔5200米,位于小金县东北部,是理县、汶川等地通往小金的惟一捷径。1935年6月5日,红九军二十五师先头部从理县米亚罗,翻越海拔4546米的虹桥山垭口,在两河口镇境内与国民党军(邓锡侯部二十八军)遭遇,展开激战,彻底击溃了敌军,打响了红军在小金境内与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枪。

       巴朗山,巴朗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海拔5040米,是小金乃至川西藏区联系内地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1935年,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曾在这一带活动,并与敌军展开过极为艰苦的战斗。

       四桥

       达维会师桥: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胜利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25师74团的一部在夹金山下意外相遇。达维会师桥见证了当年两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场景,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性的转折。这座桥始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片石圆木结构的木桥,长13.6米,宽2.8米,距小金县城35公里。2006年6月25日,达维会师桥作为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猛固桥、马鞍桥和三关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就在这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而悲壮的战斗,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的将士英勇顽强,骁勇善战,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守军严密封锁,率先抢占了这一战略要地,为迎接中央红军顺利进驻小金县城彻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如今,小金县结合全县旅游开发,将两座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彻底维修、整治,还在桥头堡中间修建起了一座象征小金各族群众热忱、友善的神圣的白塔,旨在敞开热情的怀抱,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四址

       “两河口会议”会址,位于小金县两河口镇境内的关帝庙。1935年6月26日及29日,党中央在这里分别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具有仅次于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史称“两河口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秦邦宪(博古)、张国焘、刘少奇、何克全(凯丰)、李富春、彭德怀、林彪、聂荣臻、邓发、刘伯承、林伯渠等16人。会议消除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战略方针上的分歧,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进一步明确统一认识,团结北上的方针。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该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达维喇嘛寺,该寺的前身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沃日土司修建的一座苯波教寺院、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于胜利会师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下榻于此,并在这里举行了万人胜利会师庆祝大会。

       “同乐会”遗址,位于美兴镇的天主教堂,是法国传教士佘廉霭于民国8年(1919年)组织兴建,1935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在天主教堂组织团以上干部举行联欢会,亦称“同乐会”。毛泽东在驻地接见红四方面军在懋功的高级干部,详尽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会师后的方针和任务。两大主力军的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抚边粮台老街,1935年6月下旬,中革军委直属部队进驻抚边,红军总政文工团在老街城隍庙戏台演节目,两盏煤气灯把舞台照得雪亮。演出前,毛泽东同志登台讲话说,“抚边有志气的青年,请跟我一起北上去!”在红军的感召下,当地共有61位青年男女参加红军,多年征战后,据说仅有3人回到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