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传来喜讯: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这一消息也将世界目光再度聚焦大熊猫的故乡——四川。

       事实上,四川有的不仅是大熊猫,这里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物种基因库之一,在1600余万公顷天然林、1700余万公顷天然草地、160余万公顷自然湿地构筑的生态本底上,生活着高等植物1万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3,脊椎动物近130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5%。可以说,这片丰饶的西南热土,由西向东串联起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四川盆地,用不同的海拔与丰富的地貌,展现着它独有的生命力量。在被誉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的背后,藏着哪些密码?

▲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

       530个自然保护地

       构筑出生物多样性的“护城河”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四川地形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来自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森林蓄积量19.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30个,总面积12.03万平方公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自然保护地,在保存自然本底、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有高等植物1万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3,脊椎动物近130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5%,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7种,位居全国前列;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387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4.4%,种群数量居全国第一。

       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的背后,是四川对生态保护的持之以恒。

       “四川早在2004年就发布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首次在全省划定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确定4个具有重要潜在保护价值的空缺区域,为我省主体功能区划分、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建立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目标,四川持续实施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沙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优化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近年来动物们频频“用脚投票”是对生物多样性成效的最佳注释。

▲四川九寨沟的原始森林

       比如,川西之巅,雪豹出没,这是高山野生动物食物链最顶端的王者,它的出现,意味着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2016年起,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区内雪豹大规模摸底调查,拉开了卧龙雪豹保护行动的大幕,四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区内林线以上高海拔区域探测雪豹潜在栖息地。几年来,数以千计的雪豹照片与视频资料雪花般涌入数据库,中国的雪豹调查,由此进入全新阶段。如今,卧龙已成为距离成都这座千万级人口超大城市最近的雪豹出没点,雪豹的受威胁等级也由濒危降级为易危,这些曾经罕见的银色物种,已发展成现有的庞大家族。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的雪豹

       再比如,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针对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的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开展野化放归实验。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野生大熊猫种群已达1864只,其中,四川省1387只,占比74.4%。如今,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短短的一字之差,是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们,在斗转星移间重塑山河的决然和勇气。

       四川,用总面积达12.03万平方公里的530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构筑出生物多样性的护城河。

       更多神奇的物种汇聚这里

       四川生态红线面积达14.92万平方公里

       除了“双宝”野生大熊猫、川金丝猴,还有有黑颈鹤、雪豹、林麝、扭角羚、野牦牛、金雕……更多神奇的物种在这里汇聚。

       距瓣尾囊草,一种极为稀少的极小种群植物,生长在悬崖峭壁的中国特有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2010年,武都水库蓄水在即,调查发现水库淹没区生长着1500余棵距瓣尾囊草,占到了当时全国已发现总数的四分之三。面对这一岌岌可危的物种,四川迅速启动了针对距瓣尾囊草的调查和科考,并随之联合多部门开展紧急保护工作,决定暂停工程建设,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个耗资三十亿元的国家级水利枢纽工程,因一株小草,整整等待了一年。2011年5月,距瓣尾囊草进入休眠期,工作人员紧贴崖壁,将淹没区以下的距瓣尾囊草全部迁移。

       从面临分布区萎缩、种群锐减、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威胁,到彻底扭转这一局面,距瓣尾囊草的故事,正是一个周期长达十年之久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案例。

▲在雅安拍摄到的川金丝猴 高华康摄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浩浩长江,孕育出无数的水中精灵,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水生生物在此畅游。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水生种群险些濒临灭绝。为应对这一危机,四川高位推进,持续投入,先后对长江鲟等物种进行规模繁殖和增殖放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分布于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多达112种,占比之高超过国内任何其他地区水系,江河奔流,生生不息。

       这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四川贡献”,也是四川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断破题。2018年,四川发布《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划定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45%;全面覆盖了省域内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占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6.49%,全省95%以上的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生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4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评估调整,生态红线面积达到14.92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四川陆续制定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成立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严格要求、铁面检查、铁腕执法,以铁的作风形成强大威慑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四川省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领先西部,位居全国前列。

       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深化。四川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用阳光、水、土壤和空气,为人类和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着永续的发展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