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 王雪娟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最美村镇颁奖典礼上,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荣获了“2023中国最美村镇”最美公园乡村奖。荣誉的背后,是正子村近年来深耕文农旅商融合发展,大力推行人居环境改善、新文旅产业模式、乡风文明建设等举措,逐步绘就出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正子村是东兴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近年来,该区把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遍布全区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出了集度假观光、休闲康养、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效拓宽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描绘出了一幅“业旺、村美、民富”的乡村新画卷,走上了一条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出门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房子的墙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绘画,村里的面貌和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我们住起也很安逸。” 说起村里的变化,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村民罗晓花颇为满意。
乡村要振兴,面貌先改善。近年来,东兴区通过实施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等行动,使得全区的乡村住房条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产业发展明显提升、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形成了“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村容村貌改善行动实施的同时,东兴区还通过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行动,把东兴区主城区和高梁镇、田家镇、郭北镇、双桥镇等地串联起来,让各方游客进出城区和乡村景区(点)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东兴区还有针对性地在各个乡村景点里打造休闲场景、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逐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为后续各村发展“+旅游”乡村产业打好基础。
丰富多元的业态产品是吸引也是留住游客的重要筹码。近年来,东兴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产品、新业态,当地农村地区的旅游人气也与日俱增。
12月16日,来自内江、泸州两地的近50名垂钓爱好者走进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开展了一场钓鱼联谊活动。据了解,近年来红林村依托村内的产业已经打造出休闲垂钓、赏花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在田园绿道里或骑行或漫步、在草莓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了解中药材的独特魅力……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依托距离城区近、毗邻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等区位优势以及村里种植业的优势,也打造出田园观光、康养旅游、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一众颇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2023年9月,正子村成功获评“天府旅游名村”。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区乡村旅游发展,东兴区还推出了10条乡村休闲等主题旅游线路,并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乡村旅游品牌的申报。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不仅为东兴区的农村地区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和经济效益,还有效拓宽了当地的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村民们也因此分享到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了就近就业的愿望。
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的赏花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产品常年吸引着不少游客前往体验。在红梓林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工的村民谢佑其说,他和其他村民常年在这里务工,每年既能挣到工资还能享受到村集体的红利,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黄泥嘴大院的风貌改善让郑邦杨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常年在外务工,他家的闲置农房成了“香饽饽”,将由专业团队设计改造成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饭、喝茶、休闲等服务。按照流转协议,郑邦杨每年将从中获得2万余元的租金收入。
“现在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接下来,我们一家也要考虑回来做点事情,再也不用出远门挣钱了!” 分享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红利的郑邦杨也开始谋划着多吃一份“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