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喜爱歌舞,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迎宾送客,收种放牧以及宗教活动都要唱歌跳舞。全县各区、乡其民歌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乡土味特别浓厚。

          知木林地区的二声部民歌:知本林地区二声部民歌,从古老的年代流传至今,是古老的艺术珍品。二人演唱时,他们要求一个唱“细”点,一个唱“粗”点,即高音和低音。他们说:“要挖底脚”,就是要求低声要唱得宏亮、浑厚才符合要求。

          演唱形式依名称各分为纳玛,专指男声二声部民歌。热玛,专指女声二声部民歌。“忽拐拐(日阿)玛尔直撤”,指男声多声部民歌。“直拐拐(日阿)玛尔直撒”.指女声多声部民歌。“若尔波”,则专指男女声对唱情歌的多声部民歌。

          芦花地区的单声部民歌:单声部民歌,流传在县城芦花、西尔、维古等地区,这些民歌具有高亢、粗犷、奔放和优雅抒情持点。按其内容大体分为宫廷、宗教和祭祀性歌曲。宫廷歌曲都是歌颂土司头人的。宗教歌曲,一般都是歌颂活佛、喇嘛的.是祭祀性歌。而山神、树神、天神的祭祀性歌,旋律深沉、节奏较慢。

          锅庄歌曲:是跳锅庄舞蹈时的伴奏唱曲,节奏快慢因舞蹈节奏而变换,声调起伏相承。一般用以歌颂劳动生活、家乡风光、赞美自然、赞美爱情。以歌伴舞、以酒助兴,男女轮唱,同步起舞.通宵达旦,直到尽兴为止。

          风俗歌曲:风俗歌曲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喜庆歌和丧葬歌。喜庆歌常是祝愿式的,曲调热情明快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丧葬歌表示哀悼怀念之情,曲调情绪哀伤、音调低沉、行腔悠长缓慢,如泣如诉,情感压抑,丧葬类歌曲是本地藏族人民自古流传下来的古老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