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生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联合国国际冰川保护年、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号召,9月21日至30日,达古冰川管理局联合南京大学开展“达古冰川动态变化观测与应对”科研活动。

       科研团队前往达古17号冰川,对2024年5月和2025年5月铺设的迭代新型辐射制冷材料的冰川保护效果开展现场评估,进行科学测量。专家们利用无人机携带激光雷达开展冰川表面地形扫描,利用RTK开展冰川表面高程验证。经初步测定,发现平均能减缓冰川消融接近3米,部分区域实现冰川表面高程的正增长。同时,本次科考对2024年5月的铺设区进行复测,惊喜的在铺设区发现了“蓝色冰墙”,与周围未铺设区的最大高差接近5米。

       此次科研活动证明,若维持目前辐射制冷材料迭代力度,不断加大冰川上铺设面积,到2029年,达古冰川可能将不会消失。

       下一步,达古冰川管理局将打造全国冰川保护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冰川保护和冰川监测工作,不断优化冰川保护路径,最终实现冰川全域“正增长”。同时,以独特冰川资源、中国唯一入选全球濒危冰川、全国首个冰川保护试验地等为抓手,加快研学景区建设,推出全球最年轻冰川的地貌解码之旅、 地球最接近火星地貌的冰川谷地研学之旅、中国唯一入选全球濒危冰川的守护之旅、青藏高原东缘高山生物多样性垂直带谱发现之旅、冰川脚下的长征足迹与嘉绒民俗共生之旅等五大特色研学旅程,全力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与影响力的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球冰川保护达古样板。

 

       文字 | 科研处、地质公园管理处

       编辑 | 严彬

       责编 | 马燕

       审核 | 吴成红